湖州行业资讯

湖州行业资讯

NEWS CENTER

湖州 泳池水质细菌超标成因与对策探究

作者: 时间:2025-02-25 浏览量:576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泳池水质细菌超标成因与对策探究

泳池过滤系统巧妙地运用特制的滤沙,有效地清除水中微小的污染物。这些滤沙作为去除杂质的媒介,被填充在过滤器的内部腔体中。当操作开关置于“过滤”模式时,含有悬浮微粒的池水在泵的压力下流入过滤管道,再通过控制阀门的引导流向过滤器的出口。池水穿过过滤器,微小的污物被沙床捕获并滤除。过滤后的清水从过滤器底部经过控制阀,再通过管道重新回流至泳池。这一连串的工作流程自动化且连续,为泳池过滤器和管道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。

3360173219.jpg

随着夏日炎炎,泳池生意渐入佳境,而各地卫生监管部门也忙碌于泳池水质的抽检工作。近期,泳池水质管理员纷纷反映,尽管每日游离性余氯控制在0.3~1.0毫克/升之间,但细菌总数依然超标,导致泳客游泳后出现尿路感染、皮肤过敏、脚气等症状。

泳客游泳后皮肤出现过敏

泳客游泳后出现脚气

实际上,我们向泳池水中添加氯消毒剂的目的,并非仅仅为了检测余氯的存在,而是为了赋予水体强大的杀菌消毒能力,确保泳客能够在卫生、安全、健康的环境中享受休闲时光。

根据《游泳场所卫生标准》及《游泳池水质标准》,对泳池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都设定了严格的限制。细菌总数是衡量泳池循环净化处理系统运行质量的关键指标,是评估池水消毒是否彻底的有效手段,也是衡量杀菌效率的重要参数。由于水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,不可能逐一检测,因此选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作为指标,能够直接反映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或致病菌的可能程度,值得我们高度关注。大肠菌群在清水中的抵抗力强于其他肠道病原菌,因此当大肠菌群被消灭时,其他病原菌也可能被消除。因此,我们将大肠菌群的存在视为水被粪便污染的标志,意味着池水可能已被肠道病菌污染。

铜银离子消毒.jpg臭氧紫外线一体机.png臭氧反应罐.jpg

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图像

目前,国内泳池最常用的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,如三氯异氰尿酸、次氯酸钠等。虽然这些消毒剂的形态各异,但其消毒原理基本相同。

1.氯消毒剂的消毒机制

氯消毒剂利用HClO的强大氧化能力,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。

泳池中的游离性余氯(又称自由余氯)——指以次氯酸(HClO)及次氯酸根离子(ClO-)形式存在的氯消毒剂浓度。游离性余氯能够持续发挥杀菌作用,抑制水中残存细菌的再次繁殖,防止交叉感染,并应对泳池负荷突然增加对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。同时,它也可以作为池水再次受到污染的预警信号。

CL2 + H2O —— HClO + H+ + Cl-

HClO —— H+ + ClO-

次氯酸(HClO)和次氯酸根离子(ClO-)统称为游离性余氯。次氯酸的杀菌能力是次氯酸根离子的80~100倍。

次氯酸会与水中的有机物、尿素等反应生成氯胺(NHxCly),这一过程会导致氯的消毒能力下降。氯胺又称为结合性余氯/化合性余氯,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,会引起鼻黏膜炎和咽喉炎。因此,限制化合性余氯的浓度至关重要。

泳池中的总余氯是化合性余氯和游离性余氯的总和。

图1——氯消毒剂的消毒示意图

氯消毒剂发挥杀菌作用必须经过以下两个步骤:

1.扩散吸附:氯消毒剂必须能够扩散并吸附到细菌表面。

2.杀菌:吸附到细菌表面的消毒剂必须具备强大的杀菌能力。

当泳池水质消毒得当,池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可以控制在标准范围内。泳池水细菌超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消毒不充分或过滤器/管道内部细菌繁殖所致。最常见的情况是池水消毒不充分。: